青島校園文化設計應該是整個學校的精神家園,能夠在無形中掌控著全體師生的靈魂,發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魅力。青島園文化建設依托學校所在區域的歷史背景,將教育與藝術融為一體,營造校園文化教育空間,提升學校的教育品質。
一、校門文化。
青島校園文化建設校門既是外界了解和認知學校品牌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學校彰顯辦學特色的重要平臺載體。過大門,可以全面、深刻地展示學校的思想、文化和歷史,展示學校的精神狀態、管理運營水平,展示學校的辦學特色、文化品位等,從而增強對學校的認同感,提升學校的社會價值。
校門文化的構成:主要由大門、值班室、圍墻、外廣場、內廣場等部分組成。
校門的功能:交通功能、安全功能、識別功能、紀念功能、審美功能。
學校大門設計原則:
1)滿足功能需求:滿足校園內師生出入、門衛值班、郵件收發、家長接送等候區等需求。同時,它也是校園環境的一部分,往往是校園中軸線的起點和前奏。
2)與周圍環境的協調:學校大門的設計應充分考慮外立面形式、材料、色彩等。在展現學校特色的同時,與周邊環境協調一致。
3)靈活布局:無論是對稱布局還是非對稱布局,校園大門呈直線排列還是前后錯落,都是為了更好地體現其特點,滿足使用要求。
4) 形式多樣:大門的形式可分為有頂蓋和無頂蓋、對稱和不對稱、現代和古典等,表現目的不同,環境變化也不同。
二、校園窗口文化。
學校窗口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宣傳陣地,也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校園窗口文化建設,突出書香濃郁的文化底蘊,體現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主流。
校園文化櫥窗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縮影,校園文化櫥窗運用自身的展示特點,對學校簡介、管理制度、教室隊伍以及校園活動等一系列的內容進行展示,學校簡介與管理制度讓學生及學生家長對學校有基本的了解與認識,教師隊伍展現教師風采、教學成果,也是學校教學實力的表現,豐富多彩的校園文體等活動,運用精彩的內容、鮮明的主題,圖文結合,充分反映精彩的校園生活。
三. 校園文化墻設計
青島校園文化墻設計是為了弘揚校園文化,促進校園建設,幫助校園提升形象。是描繪和諧、文明、人文、藝術的校園景觀。營造校園文化氛圍的主要陣地之一是校園的圍墻。校園圍墻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校園文化精神的外在體現。然而,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是培育、引導和感染師生員工情操和素質的巨大動力。
1)體現學校精神。
校園文化墻是校園文化的載體之一。在建設校園文化墻時,要緊緊跟隨校園文化,展現校園底蘊。
2)體現功能性。
學校教室、實驗室、體育館、宿舍、教師辦公區、圖書館等,每個空間都需要不同的文化墻來體現該區域的功能性和獨特性。
3)豐富校園景觀。
校園文化墻不僅傳達著校園文化,更是校園景觀的一部分。校園文化墻的設計和施工時,要注重美觀,根據高校的特點進行定制設計。
四、青島校園班級文化設計
班級文化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是一個社會群體中一個階級的全體或部分成員所共有的信念、價值觀和態度的綜合體。班級成員的言談舉止傾向、班級人際環境、班級風氣等。是它的主要標志,班級的掛畫、黑板畫、活動角、教室環境布局都是它的物化體現。
青島校園文化設計可分為“硬文化”和“軟文化”。
1) 硬文化是一種“顯性文化”,是有形可見的環境文化,即物質文化,如教室墻上的名人名言、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畫像等。將桌椅擺放成馬蹄形、長方形、橢圓形。書畫館,展示學生的書畫藝術。一個激發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學畫廊。展示愛的“小地球村”。醒目的圖案和標語如班級培訓和班級風掛在教室前。
2) 軟文化是一種“隱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觀念文化和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種階級法規,形成制度化的法律文化環境。概念文化是指關于階級、學生、社會、人生、世界、價值觀的各種概念。些概念滲透到課堂的每一個角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由于體制和觀念的原因,學生的行為和精神面貌就是行為文化。
五、宿舍文化設計
宿舍文化以建設良好學風為重點,以優化宿舍環境為重點,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導向。
1) 育人原則: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時代特點和形勢需要,并緊密結合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挖掘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學生在宿舍內部事務和文化建設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和綜合素質。
2) 整體性原則:宿舍內務和文化建設必須符合黨的教育方針,圍繞學校中心工作,緊密聯系社會實際,緊密體現時代精神。建設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3) 特色原則:創新宿舍內務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法,豐富宿舍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在傳統中挖掘新意,以融合的方式為宿舍內務文化建設注入生機和活力。